2008.05.12 | 四川省12日發生芮氏規模8.0地震,慈濟基金會立即成立賑災關懷協調中心,並向全球發起「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募款募心活動;首梯次救援物資及志工於15日抵達災區,展開賑災評估及煮食、膚慰工作。 |
2008.05.14 | 馳援四川震災,北區慈濟志工三百人聚集慈濟內湖聯絡處,趕製四萬件毛毯,於14日上午完成裝櫃運出。 |
2008.05.15 | 加拿大慈濟人響應「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賑災活動,在四十一個據點展開街頭募心募款,截至7月29日止共募得五百四十七萬加幣,獲得加拿大聯邦政府「1+1配對捐款政策」響應。 |
2008.05.16 | 慈濟基金會發起「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活動,各志業體及分支會所率先響應,為苦難蒼生齋戒祈禱,用心聲共振,消弭世間災厄。全球慈濟人18日同步走上街頭募款募心,總計三十一國,十萬人次參與。 |
2008.05.20 | 四川地震慈濟第二梯次賑災團啟程,主要以四川省德陽巿什邡巿洛水鎮為賑災定點,分為醫療關懷組、香積組(煮食)、慈善訪視組以及工程組,以多功能、多角色投入賑災工作。22日展開義診服務。28日返台。 |
2008.05.26 | 四川地震慈濟第三梯次賑災團出發,一行四十八人,帶了三十七箱醫療用品,持續在三個定點提供熱食與義診,並進行後續援助方向評估。6月3日返台。 |
2008.05.29 | 花蓮慈濟醫院與什邡市人民醫院,因四川地震賑災因緣,正式簽約締結姊妹醫院,雙方除了醫學交流合作外,並攜手站在四川災區第一線,肩負起醫療重建與民眾安身的使命。 |
2008.05.31 | 四川震災援助,慈濟設於羅江縣金山鎮的熱食供應點順利圓緣,賑災人員轉進至孩童傷亡嚴重的綿竹巿繼續援助行動。 |
2008.06.01 | 四川地震慈濟第四、五梯賑災醫療團,陸續於6月1日、7日出發,以專業醫師搭配志工,一起陪伴災民走出身心靈的傷痛。13日出發的第六梯賑災團志工,則以慈濟教聯會老師為主,為災區學童教育盡一份心力。 |
2008.06.05 | 慈濟基金會宣布展開四川震災的中程援助計畫,包含簡易教室、健康工程與安心工程。其中,洛水八一小學於1日進行整地灌漿,21日完工;洛水鎮中心小學(又稱「洛水一小」)、洛水中學及靈杰中學於8日動工。 |
2008.06.19 | 四川地震慈濟第六、七梯賑災團交接。漢旺鎮武都村(舊名九嶺村)設立熱食供應點。拜訪廣化禪院討論援建簡易過渡房。第八梯次賑災醫療團,於25日啟程入災區接續安心、義診、熱食提供等服務;7月2日返台。 |
2008.07.01 | 四川震災慈濟第九、十梯次賑災醫療團,分別於1日、7日啟程入災區接續安心、義診、熱食提供等服務。 |
2008.07.12 | 四川震災援助,慈濟與什邡市簽訂三所學校希望工程援建協議書。援建學校分別為洛水中學、洛水中心幼兒園、方亭中學。 |
2008.07.13 | 四川震災慈濟第十一梯次賑災「醫療暨安心關懷團」,由一百零六位醫護人員、教聯會、慈青等志工組成,除了接續安心、義診、熱食提供等服務外,並進入災區校園與師生互動,膚慰心靈創傷。 |
2008.07.15 | 四川震災希望工程援建,靈杰中學簡易教室啟用。慈濟安心關懷團志工,進入靈杰中學、八一小學,展開心理重建。另外,慈濟再與綿陽市游仙區經濟試驗區中學、小學,簽訂援建協議書。 |
2008.07.18 | 四川震災援助,慈濟援建什邡巿洛水鎮八一小學簡易教室,舉行啟用典禮。 |
2008.07.24 | 四川震災,慈濟援建什邡巿洛水鎮中心小學簡易教室等校舍,可供600位學童讀書。自6月8日起整地興建於7月8日完工,24日舉行啟用典禮,並更名為「慈濟洛水抗震小學」。 |
2008.07.25 | 四川震災,慈濟第十三梯次賑災醫療團,由兩岸志工共計91人組成,進入災區接續安心、義診、熱食提供及援建工作;8月1日返台。 |
2008.07.30 | 四川震災,慈濟援建德陽市什邡市師古鎮聖觀音寺簡易寺院完工。 |
2008.07.31 | 四川震災,慈濟援建什邡巿洛水鎮洛水中學簡易教室、宿舍等校舍,可供一千六百名學生就讀。6月8日整地興建,7月31日完工啟用,並更名為「慈濟洛水抗震中學」。 |
2008.07.31 | 四川震災救援工作,什邡市洛水鎮洛城村慈濟服務站任務圓滿。另外,慈濟第十四梯次賑災醫療團出發,進入災區接續安心、義診、熱食提供及援建工作;台灣成員於8月7日返台。 |
2008.08.01 | 四川震災,慈濟援建綿竹市東北鎮廣化禪院、什邡市老鎣華寺(天宮禪院)兩寺簡易房,舉行啟用典禮。 |
2008.08.06 | 四川震災,慈濟第十五梯次賑災醫療團,由兩岸志工一行六十人,進入災區接續安心、義診、熱食提供及援建工作;台灣成員於13日回台。 |
2008.08.12 | 四川震災,繼羅江縣金山鎮、什邡市洛水鎮洛城村之慈濟熱食供應服務站任務圓滿撤點後,什邡巿洛水鎮柳河社區永興公園站、綿竹巿遵道鎮棚花村站、綿竹巿漢旺鎮武都村站,隨著災民搬入板屋後,亦於今日撤點。 |
2008.08.12 | 四川震災,慈濟於急難救助期在災區設置五個熱食醫療服務站,自5月14日至8月12日止,總計動員志工、醫護人員八千二百六十六人次,熱食供應八十一萬八千五百八十六人次、醫療義診四萬五千零八十二人次、義剪服務一百九十四人次。 |
2008.08.12 | 慈濟四川第十六梯次賑災醫療團,兩岸志工一行九十一人,進入災區接續安心關懷及援建工作,並對搬離帳棚區,入住板屋的災民,展開入厝物資打包暨發放工作;台灣成員於19日返台。 |
2008.08.13 | 四川震災,慈濟志工陪伴帳篷區災民入住板屋,並自即日起至24日,陸續在洛水和綿竹共九個定點發放民生物資,對象包括什邡市洛水鎮,綿竹市漢旺鎮、清平鄉、天池鄉災民,總計嘉惠一萬九千七百五十七戶,五萬四千四百五十人。 |
2008.08.18 | 四川震災,慈濟第十七梯次賑災團,兩岸志工一行八十四人,進入災區接續安心關懷及援建工作,並對搬離帳棚、入住板屋的災民,展開入厝物資打包暨發放工作;台灣成員於25日回台。該梯次結束任務後,四川短期急難援助告一段落,緊接著進入中長期階段。 |
2008.11.06 |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先生,由海基會高孔廉副董事長陪同,於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會見證嚴上人。藉此機會感恩慈濟基金會對四川震災的大愛援助,以及自1991年華東水災以來,長期對於對岸人民的無私付出。 |
2008.12.06 | 大陸中央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一行人,在四川省台辦劉俊杰主任、德陽台辦獨遠程主任、洛水鎮尹太超書記及蘭勇鎮長等人陪同下,前來什邡市洛水鎮考察慈濟捐建的洛水幼稚園板房教室、洛水鎮社區活動中心和洛水中心小學等專案建設情況,並慰問在當地援助的慈濟志工。鄭副主任以「感動的形象」來形容慈濟志工留給他的印象。 |
2008.12.06 | 慈濟志工及四川當地志工一行二十三人,從成都出發前往關懷洛水鎮敬老院、靈杰敬惠院。志工為爺爺奶奶們洗腳、按摩、修整儀容,帶動團康娛樂,並送給每人一雙厚棉毛襪。 |
2008.12.23 | 慈濟2008年大陸冬令發放工作,由台灣及福建、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地慈濟志工組成的關懷團隊,於十月間分別前往四川、福建、廣東、貴州、河北、雲南等六省十二縣進行初勘及複勘,擇定地震受災最重的全倒戶、或五保與低保戶等貧困鄉親,自12月23日至1月11日展開發放,物資包括大米、食用油、禦寒衣被、生活包,總計發放七萬五千三百二十六戶,嘉惠十五萬二千六百八十八人。 |
2009.01.03 | 慈濟志工及四川當地志工一行二十四人從成都出發,前往什邡市洛水鎮敬老院、靈傑敬老院,進行每月一次的期定關懷活動。 |
2009.01.14 | 四川震災後續關懷。慈濟志工結束大規模冬令發放活動後,繼續關懷貧困個案,逐戶送上大米、食用油、棉衣及棉被等過冬物資和慈濟人的祝福,讓他們能過個溫暖的冬天與歡喜的新年。 |
2009.01.19 | 四川震災後續關懷。慈濟志工前往洛水鎮銀池村,探望七歲心臟病童付坪。付坪的病情經醫師診斷,無法手術治癒,志工只能持續關懷其母子的生活,給予心靈支持。 |
2009.01.20 | 慈濟四川春節關懷團志工一行十六人,從台灣出發前往四川洛水慈濟服務中心。此行除了帶動新春聯歡、人文交流,並進行慈善、醫療個案關懷及建檔,以及規劃志工培訓。 |
2009.01.28 | 春節大年初三,來自成都、洛水、漢旺、台灣的志工,以及洛水領導尹書記、尚鎮長,慈濟援建的洛水中學、孝泉中學、八一小學校長,在洛水慈濟服務中心透過視訊與花蓮本會連線,向上人及全球慈濟人拜年。 |
2009.01.29 | 慈濟四川關懷團在四川洛水慈濟服務中心,為當地小志工和家長們,舉辦為期三天的「寒假健康快樂親子營」。參加的親子共有四十一對,七十三人。 |
2009.04.24 | 四川震災,慈濟決定援建成都市區受災嚴重的金堂縣韓灘小學和楊柳小學、邛崍市牟禮鎮永豐小學幼兒園。今由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分別與金堂縣縣長呂信偉、邛崍市市長劉興軍簽訂意向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