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澳洲網站

09 / 24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湯圓圓滿 海伯因慈濟人不再孤單

E-mail 列印
林金海阿伯八十三歲了,五十六年前從彰化來到台北雙連落腳,他一直獨來獨往,沒有親人在身邊。上了年紀後,身體病痛也無人照應。

十年前的某一天半夜,他心臟病發作,被送到醫院急救後,醫院宣告不治,而將他送到了太平間,就這樣他在那裡躺了兩個多小時,沒人知道他還活著,一直到有朋友來太平間祭拜他,才看到他還是醒的。

湯圓滾滾  海伯入新厝

2009年10月10日,海伯終於入新厝囉!週六的早晨,雖然天空偶爾飄來了細雨,大夥兒還是相約來為海伯慶祝搬新家,除了讓他老人家開心,也希望能為阿伯帶來喜氣,一掃火災後所經歷的種種陰霾。

美貴師姑知道阿伯要入新厝,她特別準備材料,讓大家一起搓湯圓。九點不到,大夥兒就到阿伯家集合了,志工們幫阿伯搬來了木櫃、飲水機,還幫阿伯掛上時鐘,都是從環保站載過來的,讓阿伯的住處更有家的感覺。

而這天來的志工大都是週三環保日與阿伯一起做環保的夥伴,所以,就像一家人團聚一樣,熱鬧非凡。隔壁的鄰居也熱情地提供廚房,讓大家煮湯圓,最後,大夥兒圍坐在海伯身邊一起吃湯圓,唱「無量壽福」,祝福他身體健康,大家繼續一起做環保。海伯說:「我會,我會,第一是環保;第二是竹筒,買菜錢一塊半,省下五毛錢。」他還起身,將零錢投入竹筒。

幾天前,師兄們開著一輛三噸半的卡車來幫阿伯搬家,結果阿伯的家當總共只有一張木板床,一張桌子和一只行李箱;到了新家才看到一大堆的廢棄物堆放在裡面,房子沒有打掃根本無法住人,師姊們趕緊拿起掃把、刷子、抹布把整個房間、廁所、地板都刷洗得乾乾淨淨,才把床搬進來。看到大夥兒為自己這樣忙碌,阿伯一直說:「歹勢!歹勢!這樣就好了……。」最後,看到房子煥然一新,阿伯笑得嘴巴都合不攏。

溫馨互動  「賓士」環保車

受台北市政府委託,自1998年,慈濟志工開始走訪關懷社區的獨居老人,也因為這個因緣,慈濟人找到了林金海。

當時海伯住在圓山鐵道旁的那片矮房子裡,從庫倫街旁,沿著陰溼的小巷子進去,走到快盡頭即是阿伯的家,他已經在這裡住了數十年了,房子很舊,裡面幾乎沒有光線,只有一盞微弱的五燭光燈泡掛在天花板上。

海伯每天都會踩著一輛三輪車出門,出現在孔廟及大龍街附近,三輪車上載著一些鄰居給他的塑膠廢料或廢鐵去販賣,貼補家用。加上政府的老人津貼,所以生活上本來還過得去,但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體力漸漸衰退,已經沒有力氣搬運重的東西,也因此失去了一份收入。從2004年開始,慈濟除了關懷阿伯外,也開始給予阿伯經濟上的補助。

多年的互動下來,志工們表示阿伯是一個不貪求的人,為人也很客氣,所以志工們都很疼惜阿伯;漸漸地,海伯開始自動參加慈濟的活動,大同區舉辦的義診、浴佛環保志工聯誼,都會看見海伯和他的「賓士」三輪車,他耳朵重聽,雖然很多聲音並聽不見,他仍然喜歡來參與活動。

自從大同區帶動週三夜間環保後,每個星期三晚上,阿伯一定出現在大龍街的大龍公園,風雨無阻,從不缺席。七點不到,他就會將慈濟的布條掛好,把所有要用的工具、麻布袋等從他的三輪車上卸下來,讓一切就緒,接著他會跟志工傳授他的秘笈:「白鐵和一般的鐵不一樣,妳們要分開放……。」

惡火吞噬陋屋  志工如親人

阿伯住的地方雖然簡陋,但總還是自己溫暖的窩,沒想到今年6月22日深夜,房子忽然起火燃燒,幸好阿伯手上有戴著社會局的監控手錶,起火時,消防隊馬上知道火警發生,在最短時間內趕來滅火;海伯在睡夢中驚醒,來不及帶任何東西,只穿著一條短褲逃出來。志工洪麗娟聽到消防車呼嘯而過,好像停在圓山捷運站附近,隔天一大早她不放心,騎著腳踏車前來探望究竟,才發現阿伯的房子已被燒得精光。慈濟志工們得知這個消息後,馬上過來關懷,他看到慈濟人後才從驚慌中回神。

火災後,阿伯本來以為他可以去關渡的養老院,有一天的下午,他走到傅玉如師姊的店裡跟師姊辭別:「阿如,我就要到關渡去了,我搬去那裡沒關係,但是你一定要告訴社工,每個星期三讓我回來這裡做環保喔,我可以從關渡搭公車回來。」他說著說著,眼眶都紅了,他很感傷要離開這些像他親人一樣的志工,週三能再回來大龍峒跟大家做環保是他提出的唯一的要求。

但是,阿伯因為條件不符,不能住進養老院,只好搬到附近的塑膠工廠暫居,但是白天他必須在外面流浪,晚上才回到工廠休息。阿伯因為受到驚嚇,加上住處的問題無法解決,不久他身體不適越來越嚴重,原來胃已經開始潰瘍,他被送到醫院掛急診,慈濟人知道了馬上到醫院陪伴他,在急診處住了兩個晚上才出院。從此,阿伯變得精神恍惚,有失智的狀況,他一直以為自己活不久了,很擔心自己死後沒人發現,所以他一直想往醫院跑,希望可以住在醫院。

溫暖社會  雨夜計程車慈濟人

在一個下著雨的星期三下午,阿伯又到醫院去了,去之前,他到阿如的店裡跟她報備他的去向(這幾個月下來阿伯只要有事一定會去店裡找玉如)。他告訴急診室醫生,他吃下了幾十顆的藥,醫生看他走路不穩,所以就安排了他住院,可是,那天晚上,當傅玉如和陳秀妙兩個人做完了環保,到醫院探望阿伯時,卻發生了她們料想不到的狀況,也讓她們留下一個難忘的記憶。

玉如回憶那天的情景:「我們一到病房看到阿伯已被五花八綁的綁在病床上,原來他住進醫院後又後悔了,吵著要回家,醫護人員擔心他會出事,決定不讓他出院,阿伯更急了,開始對人又吼又罵,讓所有的病人都無法休息,護士怕他逃走,把他綁在病床上。他看到我們來了,好像看到救兵,又哭又鬧,要脅我們和護士,只要不讓他回家,他當晚一定會死在醫院,醫謢人員不得已只好同意他出院。」

「我們辦阿伯辦好出院手續時,已近晚上十二點,外面下著好大的雨,醫院的警察先生幫阿伯叫了一部計程車,從醫院出發,我們騎著機車跟在後面,回到大龍街時,我幫阿伯開門要付計乘車錢時,那位司機先生忽然問我,師姊你們辛苦了,你們是不是慈濟人?我說,是啊!您怎麼會知道?(我們並沒有穿慈濟制服) 那位先生莞爾一笑,並說,他不跟阿伯收錢,我靈機一動問他:『你是我們的師兄?』他笑著點點頭,一問之下,原來他是新泰區的慈誠師兄。」陳秀妙每回想起這一幕,就感動得紅了眼眶。

如今,有著這麼多好鄰居和老人中心社工的幫忙,海伯終於找到了他的新家,可以安定下來,他的失智狀況也已不再惡化,慈濟人將陪伴著阿伯,如他的子女一樣,直到他老去。在大龍峒,這篇溫馨的故事還在延續。

(撰文者:陳秀妙 2009歲末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