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雅瑩師姊和觀音廟的全體理監事結緣,每人都收到一套環保三寶結緣品。從那一刻開始,慈濟的環保理念與慈濟人自帶三寶的環保人文,從此紮根於觀音廟的陳緯球會長心中。看著農曆每月的初一、十五,觀音廟的供齋結束後,一袋袋的垃圾,裝著滿滿的一次性塑膠碟、塑膠叉、保利龍杯子,陳會長發願一定要學習慈濟人推動使用環保餐具,減少垃圾減少資源浪費!這一份單純的與慈濟人相契的環保護地球的信念,陳會長堅持了四年。
四年來,反對的,質疑的,顧慮重重的種種聲音接踵而來,陳會長心中的那一份堅持,從來沒有退卻。終於在今年的9月15日,觀音廟開始推動環保餐具的使用。第一次的推動,剛好碰上慈濟人前往推廣《親恩浩連天》音樂手語劇,師兄姊們介紹經藏演繹之餘,也應當地民眾的要求用廣東話、越南話、國語、英語四種語言,為觀音廟的民眾推廣使用環保餐具。第一次的推動,雖然只有環保碟,但是看到民眾們在慈濟人的宣導下配合的把廚餘倒到垃圾桶,把碟子放到回收箱,陳會長的顧慮開始放下。唯一讓他們煩惱的,是志工人手嚴重不足,回收的碟子來不及洗,讓周轉出現了困難。“慈濟是否能派志工來協助清洗呢?” 陳會長細聲詢問,“可以,沒問題,我們在農曆十五的時候再組織志工來助緣!”慈濟人肯定的回答。
9月30日中秋節,澳洲分會一行13位志工來到了觀音廟,助緣環保餐具清洗。而這一次的前來更讓志工們鼓舞,原來有了之前成功推廣的經驗,這次除了環保碟外,觀音廟的同仁更推動使用環保杯。慈濟志工統一的裝束,規範的操作,刮油、清洗、過兩道清水、開水消毒、擦乾六道程序,一一呈現在觀音廟的會眾面前。師姊一邊用不同的語言宣導,引領會眾如何放廚餘,如何回收杯、碟,一邊宣導環保救地球的理念。
82歲的勞奶奶用完午齋後,主動加入清洗杯碟的行列。一面幫忙,一面了解慈濟。當聽到志工們說,慈濟人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奶奶馬上掏出紙筆記錄下來,說要學習慈濟人的這種精神。師姊問阿嬤為什麼要學習,阿嬤感概的說,我歲數大啦,來不及啦,要趕緊回歸自己。師姊邀請阿嬤以後要多來參加慈濟活動,阿嬤不但歡喜答應,更希望自己能加入志工的行列。
觀音廟的志工許玲負責回收杯碟的運送,來來回回幾十趟,身累心不累。對觀音廟推動使用環保餐具,許玲連連讚歎說,這樣做起了帶頭的作用,既衛生又環保,還可以減少對地球的傷害,真的很好。
問到觀音廟的會眾使用環保餐具,會不會造成他們的困擾,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點都不麻煩,使用環保餐具推動環保,大家都願意來配合。
曾經是星兒父母的辛迪(Cindy)和馬克(Michael),大女兒在幾個月前剛往生,慈濟人的愛,讓他們化悲痛為力量,在分會承擔更多的志工工作。今天一家三口來參與志工為環保出一分力。7歲的艾美麗(Emily)負責擦幹和運送,更用靜思語卡片和配合回收的會眾結緣。小小年紀已經懂得使用環保餐具是愛地球、是環保。
觀音廟的一位工作人員,看到會眾會把杯子碟子分開放,垃圾能全部放到垃圾桶,減少了志工們的負擔,如此高的配合度,讓他覺得由衷的高興。之前每到初一、十五的供齋日,一袋袋的廢棄塑膠碟、保力龍杯子把大大的垃圾箱堆得滿滿的,現在看到以前都要丟掉的垃圾,今天可以全部回收再用,而垃圾量也一下子減少了90%。
供齋的活動結束後,慈濟志工邀約觀音廟的志工一同來分享靜思語。“人心貪婪不息,天災人禍不止”,使用一次性的用品也是貪,觀音廟的志工說,那是貪方便。簡短的一句靜思語,讓大家在所做所行中得到了感悟。
中秋節當天前來觀音廟享用午齋的人數超過一千人,慈濟志工也洗了一千多個碟子,為了感恩慈濟人無私付出,也為了護持澳洲分會的慈善與環保志業,觀音廟的陳會長特地捐助2000元(台幣60000元)誦經團特地捐助1000元(台幣30000元)給澳洲分會。
10月10日在劉濟雨師兄的帶領下,台灣本會派出的前來雪梨助緣澳洲分會二十週年慶的六人團隊及一眾師兄姊來到觀音廟參訪。在陳會長與濟雨師兄的互動中,陳會長提到希望慈濟人能來觀音廟帶動志工一起投入環保。濟雨師兄期許觀音廟的同仁能從自身做起,特別是從各位理監事做起,先成為慈濟的會員,再參加慈濟的培訓,以上人的法,自己帶自己進而帶動會眾。
10月15日又到了農曆初一觀音廟供齋的日子,這次再有13位志工前往環保帶動與助緣環保餐具清洗。藍天白雲環保宣導與帶動的身影,已然成為觀音廟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
而這一天也讓志工們歡欣鼓舞,除了幾位現場的會眾感動慈濟人的付出,現場捐出200元(台幣6000元)的善款外,陳會長以及前任會長楊先生一同成為了慈濟會員。師兄姊們熱情的邀約兩位會長前去慈濟參與志工培訓,陳會長激動的說,今天我們成為了慈濟的會員,希望以後能和慈濟人一起攜手同行。
少用一個一次性的餐具,就減少對地球的一分傷害,接下來,慈濟人將會繼續與觀音廟的會眾互動,讓慈濟人的環保理念更落實於社區,讓每位民眾都能盡一己綿力環保護地球。